21日有几则新闻,
让不少人直呼“感到害怕”——
河南郑州,知名胡辣汤店“方中山”恢复营业,人山人海的排队场面让网民调侃这是“用生命在喝胡辣汤”“为了方中山,负了钟南山”。
广州,餐饮商家“陶陶居”21日正式接受堂食,前去排队等位的顾客比肩接踵,很多人连口罩都没戴,商家营业半天后紧急闭门谢客。
四川广元,市民摘掉口罩扎堆喝坝坝茶,“人山人海全是脑壳”,登上微博热搜榜,当地政府紧急叫停并提醒现仍处于Ⅰ级响应时期。
浙江杭州,某商场恢复营业,5小时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,而当地确诊病例“零新增”状态刚被一名老人打破,她还曾去过香火鼎盛的灵隐寺。
北京,香山景区附近堵车场景重现,他们可能忘了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提到——“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”。
疫情发展的拐点尚未出现
但一些人的“心理拐点”已迫不及待地到来
苗头背后,原因有三:
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,宅不住了,眼见春光大好,不由得心里长草;
二是一些人误以为复工复产就等于疫情已过,看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动了机器,就觉得餐馆集市等等也应马上“复工复产”;
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现了不应有的松动。
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
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冷静判断——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,但“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”。
围绕“拐点”,我们大家至少应有三个共识:
其一,这个新冠病毒确实非常狡猾。科学家们已就此一再提醒公众。目前疫情蔓延势头虽已得到初步遏制,但人类对它的了解和把控还非常有限,它可能狡兔三窟,也可能卷土重来。在遭受遏制之际,它或许正默默等待着人群扎堆这个复苏良机。
其二,判断拐点必须非常审慎。如果一段时间里病例数据“由涨转降”或“涨幅缩减”,就仓促认定拐点已到,就此放松懈怠,很可能局势又会“拐回去”。换句话说,疫情接下来的发展,跟病毒这家伙的脾气特性有关,也跟我们的劲往哪儿使、脚往哪儿走有关。
其三,这两天已有些声音发出,提醒大家“拐点未到,莫要扎堆”。这个提醒很及时,不过还少说了半句话。把提醒的话说全乎了,应该是:拐点未到,莫要扎堆;就算下一步拐点到了,也再绷绷,先别扎堆。
当前,湖北、武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那里的保卫战还在艰苦推进。对于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,支持湖北人民、武汉人民的最好方式,继续为本地防控出力的最好方式,就是继续管住自己的腿、戴好自己的口罩、遵守本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具体要求。
担有防控之责的工作人员,要对一些松动的苗头保持警觉,并及时采取行动。这几天冒头的一些扎堆行为,很多已被当地防控管理者及时制止,这是必要的,也是给更多人的提醒。服务业场景里的热闹场面,一定会回来。但如果回来早了、回来得“无序”,那么真正有序安全的回来,就会被拖得更久。
逆水行舟用力撑,一篙松劲退千寻。前一个阶段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的成果,还需要下一个阶段大家来共同珍惜、保持、巩固。爬泰山,半道有个地方叫“快活三里”,地势平坦,好多游客正好爬得累了,就在此驻足歇脚。而有经验的挑工们从不在此停留,因为一旦松了劲,后面的“十八盘”就难上了。
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。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,我们所有人,都不是游客,而是挑工。
西安治愈出院人数大于在院人数
但疫情防控仍然不可放松
2月23日上午,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“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”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。
西安市卫健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薛林莉介绍,目前西安市累计治愈出院人数超过在院人数,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,这说明西安市前期一系列的强有力防控措施是精准的、扎实有效的。但现阶段随着企业复工,外来人口增加,人流量加大,病毒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,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,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依然不能放松。
还提醒广大市民,要继续配合社区做好防控工作,严格体温检测。戴口罩、勤洗手,做好个人防护。减少外出,必须上下班时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避免近距离交谈。在办公室避免人群聚集,交谈保持1.5米以上距离,不聚餐、不多人开会。进入食堂前要洗手,在落座吃饭前不随意摘掉口罩,用餐需注意间隔距离。注意所有家居、办公室或会议场所多通风、勤消毒。
一个月都已经熬过来了,
千万别功亏一篑!
戴口罩,少聚集!
再等等!为了所有人!